从沈周早年受家庭熏染和杜琼、刘珏等老师指授等情况看,他最初接受的即是以元四家为主体的文人画传统,故董其昌这样指出:“沈恒吉学画于杜东原,石田先生之画传于恒吉,东原已接陶南村,此吴门画派之岷源也。”四十岁以前,他主要宗法王蒙,兼取董、巨,作品布景繁复,结构严谨,笔法工细锐利,风格精谨缜密。存世作品不多,代表作有《山溪客话图》轴、《幽居图》轴、《采药图》页等。
《山溪客话图》轴(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无作画年款,然本幅有沈周成化丙午自跋,谓“此图为今冬官顾崇善所作,盖作于天顺间也。冬官尚游郡庠,予始学弄水墨。今发种种,而冬官登荣及此三十年余,其踪如梦,今复出观其图,笔稚墨涩,对之赧然。”据此题,从成化丙午(一四八六)上推三十年,正是天顺元年(一四五七),时沈周三十岁,确是“始学弄水墨”时所作,这也是现知沈周存世最早的一幅作品。此图山峦圆浑,山头多密攒苔点,山石用披麻皴,画法多董、巨遗意。
《幽居图》轴(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署有确切年月,本幅沈周自题:“心远物皆静,何须择地居。赁畦还种药,过市每巾车。委苍藤梢乱,幽窗竹色虚。五禽多却老,双鬓未应疏。叔善先生久索予拙恶,兹谩作此,并诗归之。甲申夏孟,沈周。”甲申为天顺八年(一四六四),沈周三十八岁,这是现存沈周最早有确切创作年月可考的作品。此图布局与刘珏《清白轩图》十分接近,可看出刘珏之影响。画法主宗董、巨,兼有王蒙之笔墨,如石上浓淡枯润的苔点。从自题的书法看,比较秀美端正,诚如张丑《真迹日录》卷五所记:“沈启南早岁山水一帧,纸本,水墨。画颇苍古,而诗笔秀美,不让沈度,乃奇迹也。”可见,沈周早年书法是宗法沈度的馆阁体,以端丽为格。
转自人民美术出版社《沈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