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关于推迟启动2020年度新志愿者招募工作的公告

各位尊敬的观众及市民朋友:

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展,苏州博物馆2020年度新志愿者招募工作将推迟启动,具体启动时间请关注苏州博物馆官网或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通知。

感谢广大观众及市民朋友一直以来对苏博志愿社的关心与支持,苏博志愿社的全体志愿者也将持续提升服务水平,用热情、专业和耐心服务更多苏博观众。

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相信我们定会战胜疫情!

苏州博物馆

2020年2月7日

关闭

-【宋】宋铜如来佛像-


简介

1978年于瑞光寺塔第三层塔心的天宫中发现。佛像皆螺发肉髻,但在雕刻处理上各不相同。形态颇为修美,肩圆臂瘦削,胸肌结实,结跏跌坐于束腰莲花台上。

相传释迦穆尼在菩提树下进入禅思,修悟怔道,采用的就是这种姿势,因此佛教通常以全跏坐为如来坐,身后皆有显示光明的火焰纹背光。


-【宋】宋铜十一面观音-


高23.5厘米

简介

观音像立于束腰莲花台上,一脚向侧前略伸,身穿天衣,一条飘带轻轻搭在右手上,左手持一宝瓶。全身配有璎珞、耳珰、颈饰、胸饰、臂钏、腕钏等各种珠宝佩带装饰,一条珠链从项颈处斜长至足背。身式略呈“S”形,姿态优美。

-【宋】宋残石造像-


通高31.5厘米


简介

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五层发现。佛弟子或供养人造像。发现时即无头,颈部有断茬。着交领广袖长袍,拱握双手,以两臂捧经卷于胸前,恭立于方形台座之上。

-【宋】宋残石造像-


通高31.5厘米

简介

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五层发现。佛弟子或供养人造像。两件造型相同,发现时即无头,颈部有断茬。着交领广袖长袍,双手合于胸前,持如意,恭立于方形台座之上。

-【宋】小木塔-


底径 4 厘米 高10厘米

简介

1956 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三层发现。原置于铁铸金涂舍利塔盝顶残绢袱之上。状如喇嘛塔,外涂黑漆,以红漆勾画出塔座、壸门、相轮等边廓。


-【唐~五代】碧纸金书《妙法莲华经》-


唐~五代

纵27~27.6厘米 总横长951~1215.5厘米

简介

此经书是1978年于苏州瑞光寺塔第三层塔心的天宫中发现的。系用极细的竹丝编织成经帙包裹,然后存放在黑漆嵌螺钿经箱中。经书共七卷,在碧纸(磁青纸)上用泥金书写,卷轴装。这种碧纸金书为唐、五代时期所特有,其书体充分体现了唐人小楷浑穆秀丽的风格。

每卷引首有经变图一幅,画面泥金绘制,略设色,线条精工流畅,佛像庄严生动。卷一的经变图中有各种姿态的童子。包首为泥金绘牡丹图案,也有几何纹边框。第二卷尾部墨书题记“大和辛卯(931年)四月二十八日修补记”。像这样有纪年可考并且完整的碧纸金书《妙法莲华经》极为罕见。


-【宋】残石造像(3 件)-


通高31.5厘米

简介

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五层发现。佛弟子或供养人造像。两件造型相同,发现时即无头,颈部有断茬。着交领广袖长袍,拱握双手,以两臂捧经卷于胸前,恭立于方形台座之上。一件双手合于胸前,持如意。


-【宋】铜一佛二菩萨像-


宽13.3厘米 高19.2厘米

简介

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三层发现。底座呈覆盅状,上接三个枝形藕生仰莲座,佛结跏趺坐于中间莲座上,两侧莲座上为立相菩萨。造型轻巧优美、疏朗明快。


-【宋】铜小金涂塔-


残高32.5厘米

简介

1978年在瑞光寺塔第三层塔心的天宫中发现,由须弥座、塔身、蕉叶形插角、塔刹等部分组成。须弥座每面设三个壸门,塔身四面及插角处雕刻佛本生故事。塔刹五重相轮有残。


-【宋】铁函-


底板边长20.1厘米 下函口边长19.1厘米 盝顶边长10厘米 通高 34.2厘米

简介

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三层发现。平面方形,由底板、梯形函罩组成,下广上狭,盝顶。函罩和底板相连处,每面用两根铜丝拴住。罩上放有绢袱一块,已残破,并泛作铁锈色。函间有一块外方内圆的构件,是另外嵌进去的。铁函原置于五节石函内。


-【宋】彩绘描金泥质观音立像(2尊)-


高约38厘米

简介

1978年在瑞光寺塔第三层塔心的天宫中发现。泥质合模制成,均为立式,双手交垂于腹前,外表彩绘,璎珞等处描金,一尊为双目凝视,另一尊两眼微闭,体态端庄,面部丰满,慈爱可亲。


-【宋】铁莲瓣形佛龛-


宽11.5厘米高17厘米

简介

1956 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三层发现。铁质,模铸而成,龛呈内凹莲瓣形,顶部及底座铸须弥宝山纹样,龛内铸佛像一铺,姿态优美,人物众多。但因锈蚀,图案、形象均比较模糊。


-【宋】小玉幢-


底径1.4 厘米 高2.8厘米

简介

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三层发现。玉质不甚佳,微泛黄,推测原置于小木塔壸门之内。


-【宋】小木塔-


高10.3厘米

简介

1978 年在瑞光寺塔第三层塔心的天宫中发现。木质,喇嘛塔造型,由塔座、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座底部呈覆钵形,涂红漆,上部涂绿漆。红色塔身设一壸门。塔刹相轮七重,其中第四相轮为红色,其余为绿色,刹顶呈红色宝珠状。


-【宋】陶碗形香炉-


口径14.5厘米 底径8.2厘米 高11.7厘米

简介

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三层发现。炉中竖立檀香木1根,长29.7厘米,直径1.1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