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尊敬的观众及市民朋友:
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展,苏州博物馆2020年度新志愿者招募工作将推迟启动,具体启动时间请关注苏州博物馆官网或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通知。
感谢广大观众及市民朋友一直以来对苏博志愿社的关心与支持,苏博志愿社的全体志愿者也将持续提升服务水平,用热情、专业和耐心服务更多苏博观众。
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相信我们定会战胜疫情!
苏州博物馆
2020年2月7日
© 2010-2024 苏州博物馆 版权所有 苏ICP备06052086号
晚唐~五代
宽6.3厘米 通高19.3厘米
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三层发现。檀香木质,枯朽较甚,原涂色彩已褪,残留描金痕迹。下为束腰须弥式莲座,上承三连式佛龛,分为主龛和扉龛,半圆形的主龛与莲座通体相连,三角形的扉龛与主龛的边缘,上下各钻有小孔,穿绳系结,玲珑剔透,可启可合。
佛龛幅面不大,均作深镂圆雕,主龛“本尊”是立相观音,神态端庄,足踏藕生莲花,藕之左右为荷叶、莲蓬,蓬上蹲善财童子,双手合十膜拜.两侧扉龛,各雕“胁侍”、“飞天”。所雕人物表情各异,姿态面容无一类同,栩然生趣。
唐代佛教兴盛,檀龛宝相玲珑纤巧,便于佛徒携带宣教,便于信士案头供奉,风靡一时。云岩寺塔发现的这尊檀龛宝相,既无纪年又无作者题名,按其建塔是五代后周显德六年至北宋建隆二年(959~961年)。而从这尊檀龛宝相雕作的宝冠造型和风格等方面揣测其年代应不晚于五代,上溯可至唐代。檀龛宝相的发现,在国内尚属首次。
唐~五代
纵27~27.6厘米 总横长951~1215.5厘米
此经书是1978年于苏州瑞光寺塔第三层塔心的天宫中发现的。系用极细的竹丝编织成经帙包裹,然后存放在黑漆嵌螺钿经箱中。经书共七卷,在碧纸(磁青纸)上用泥金书写,卷轴装。这种碧纸金书为唐、五代时期所特有,其书体充分体现了唐人小楷浑穆秀丽的风格。
每卷引首有经变图一幅,画面泥金绘制,略设色,线条精工流畅,佛像庄严生动。卷一的经变图中有各种姿态的童子。包首为泥金绘牡丹图案,也有几何纹边框。第二卷尾部墨书题记“大和辛卯(931年)四月二十八日修补记”。像这样有纪年可考并且完整的碧纸金书《妙法莲华经》极为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