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关于推迟启动2020年度新志愿者招募工作的公告

各位尊敬的观众及市民朋友:

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展,苏州博物馆2020年度新志愿者招募工作将推迟启动,具体启动时间请关注苏州博物馆官网或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通知。

感谢广大观众及市民朋友一直以来对苏博志愿社的关心与支持,苏博志愿社的全体志愿者也将持续提升服务水平,用热情、专业和耐心服务更多苏博观众。

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相信我们定会战胜疫情!

苏州博物馆

2020年2月7日

关闭

-【清】雕瓷象牙色人物笔筒-


口径15.5厘米 底径14.5厘米 高14.2厘米

简介

胎质坚硬细腻,晶莹结白。直口,筒形腹,底内凹呈浅圈足,器壁厚重,故口沿及足端面均较宽。在高温烧成的涩胎上施黄釉,再以低温二次烧成,釉色娇柔淡雅,釉面洁净,好似象牙的呈色。八仙观太极图剔划而成,人物均凸出器表,且有前后深浅之变化。八仙姿态各异,刻画得栩栩如生,衣纹皱福也表现得飘逸自如,充分体现了制瓷工匠高超的雕刻技艺。器底有『陈国治作』阴文楷书刻款。旁并有『觉圆珍玩道光丁未岭海冯子良志』墨铭。

-【清】绿釉兔形水注-


高7.2厘米

简介

瓷质。兔子造型,兔蹲坐于地,昂首侧身视远方,口含灵芝,背身有一进水孔。整器施绿釉,间以黄釉着色枯叶装饰,黄绿色彩搭配恰到好处,并采用堆贴、塑捏、刻划等多种手法,充分体现了古代人高超的造型技艺,原苏州虎丘大队一小队出土。

-【唐】玉龟书镇-


长7.7厘米 宽5.1厘米 高2.7厘米

简介

龟以白玉琢成,微黄并有棕黄色玉络。其形为头前伸上昂,唇鼻上翘,双目圆瞪,顶生独角后垂,隆背,肩微耸,五爪四足内向抱胸,后尾左上翘于背。

-【明】白玉云龙纹方洗-


口宽5.5厘米 高2.5厘米

简介

玉质。直口,平底。上口沿刻回纹一周,外壁通雕云龙纹,洗内及底素面。玉有沁色。

-【明】竹刻人物搁臂-


长22.6厘米 宽7.6厘米

简介

此器以留青浅浮雕的手法制成,松树斜向耸立,枝叶茂盛,松下站立一老人,天上悬挂一轮明月,树根处有两株灵芝,傍立两山石,组成月下老人图案。浅刻葫芦形阳文篆体朱三松三字印款。 搁臂又称秘阁、臂搁、腕枕。中国古代的书写格式,是自右向左,为防止臂沾墨,文人们发明了枕臂的臂搁。以竹制为多,一般将去节后的竹筒分劈成三块,然后在凸起的竹面上进行镌刻。

-【清】朱砂墨-


长8.9厘米 宽2厘米 厚1.05厘米

简介

长方形,四角微圆。墨面浮雕一五爪苍龙,周饰山字火焰云纹、灵芝云纹等,底端饰海水纹。墨背刻有八宝图。墨两侧及顶端刻有蝙蝠纹。整墨填金,雕刻精致,线条流畅,繁而不乱,富有立体感。 硃墨是用朱砂制成,呈朱红色,也称朱砂墨,多用于绘画。

-【明】竹刻山石人物笔筒-


高10.8厘米

简介

筒身雕刻成耸立奇峻的山体,山间挺立劲松,山下碎石草木错落有致,老者端坐于松下石间。平底,嵌三竹针支撑整器。此笔筒集圆雕、透雕等技法于一身,雕刻大刀阔斧,刀笔酣畅淋漓,画面生动活泼,极具表现力。

-【清】双耳三足整花鎏金小乳炉-


口径8.5厘米 高6.6厘米

简介

该器唇口,窄沿,口沿上立双冲天耳,鼓腹,下承三乳足。双耳、三足、口沿均鎏金,腹面黑底上雕凿鎏金缠枝莲花纹。莲花共七朵,花瓣中刻划出如丝花脉与莲瓣无异,除底部正中一朵外,其余六朵散布于器体之上,大小相间,形态各异,充分表现了莲花多姿多彩的生态之美。莲花之间穿插缠枝形如蔓草的枝茎,回绕有如卷云,上刻二三线状叶脉,虽然并非原本主花的枝叶,无写实意义,却倍感繁缛精美。三足饰鎏金莲花瓣纹,分别由十四朵向上翻起的莲花瓣构成。


-【清】竹节形香筒-


口径3.6厘米 高14.6厘米

简介

该器为铜质,呈圆柱体,唇口稍外侈,直腹,平底,外底施以阳文“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该炉铸成三段竹节形,仿竹雕香筒。在炉身上中部相接处装饰竹叶若干,叶片伸展,精巧灵动。皮色红润透亮,犹如枣皮香炉般,变幻多彩,十分美丽。


-【清】蚰龙耳圈足雨雪金炉-


口径12.9厘米 高6.8厘米

简介

平唇,侈口,短颈,鼓腹,蚰耳,圈足外撇,外底施以阳文“宣德年制”四字篆书款。皮作浅杏黄色,渗金呈雨雪点。


-【明】水晶花插-


口径6.5厘米 高7厘米

简介

水晶花插,无色透明,呈喇叭状,深腹,器身满饰浮雕折枝松树,晶莹剔透,似傲雪迎霜。花插属陈列用品,内可插物,其中树桩形较为典型。

-【清】端石松壑天然式砚-


长17.4厘米 宽11.9厘米 高2.8厘米

简介

此砚保留石材原形,将石表打磨平滑为砚堂,一端深广为墨池。砚底刻有松树,并巧妙地利用石眼周谁成松节。此砚造型浑朴厚重,雕刻巧处用刀。何澄子女捐赠。

-【清】石梅款紫砂胆刻锡壶-


口径6.3厘米 盖径5.4厘米 长15.4厘米 高7.1厘米

简介

此器为锡制半瓢壶。直流上翘,兽形飞把,弧钮平盖,平底,包底圆润,器形古朴浑厚。把、钮镶紫檀木并嵌银丝。有敦实感。壶身一面镌刻梅花,右下部款署野鹤;另一面刻诗云:一瓢半瓢,酌水励操,颜氏之乐,许由之高。石梅为学古二兄铭。壶内底钤阳文篆书石某摩古方形朱印款。方把外侧面篆书嵌银丝壶史。 朱坚,又名石梅、野鹤。浙江绍兴人、工鉴赏,多巧思,沙胎锡壶是其创制。

-【清】覆斗钮玉印-


长1.6厘米 宽1.6厘米 高1.5厘米

简介

印文:雪庐。款古泥作;印文:吴江沈塘。款:梅谷。此二印均为苏州收藏家沈唐用印。沈唐(1851~1920年),一作沈塘,字莲肪,别字雪庐,江苏吴江人。其一为赵古泥所刻,其一为周梅谷所刻。赵所刻者为斋馆印,仿封泥法,字法精严,章法稳健,,刀法一如其师。边框残破,底边较重,均和其师作品相似,是典型虞山派印作。周所刻者为姓名印,章法以平均布白为主,略有调整,字法规矩,有汉玉印之遗风。 赵古泥(1875~1933年),名石,字石农,号古泥,别署泥道人,江苏常熟人。吴昌硕弟子李钟见其可造,尝加以指点,后入吴昌硕门下,艺遂大进。所刻印,古拙朴茂,寓奇于正,学吴而能自出新意。朱文印以古封泥为法,尤得神韵。效之者甚多,称虞山派。 周梅谷(1882~1952年),江苏苏州人,吴昌硕入室弟子,工刻碑碣及铜器仿古,所仿商周彝器几能乱真。因与同门赵古泥交最相得,治印布局刀法,特与古泥为近。

-【清】汪节糖懋斋清玩墨-


长9.15厘米 宽1.9厘米 厚0.85厘米

简介

两淀,琴式。墨面雕填金琴身、琴弦等。墨背隶书填金懋斋清玩,楷书填金其德愔愔、函璞垒造。琴式墨在清代较为流行,何澄女捐赠。 汪节菴,名宣礼,字蓉坞,安徽歙县人,清代四大制墨家之一,墨肆函璞斋。其制墨合剂配方颇具法度,有万杵桐华青,剂以香麝郁之誉,常被选作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