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尊敬的观众及市民朋友:
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展,苏州博物馆2020年度新志愿者招募工作将推迟启动,具体启动时间请关注苏州博物馆官网或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通知。
感谢广大观众及市民朋友一直以来对苏博志愿社的关心与支持,苏博志愿社的全体志愿者也将持续提升服务水平,用热情、专业和耐心服务更多苏博观众。
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相信我们定会战胜疫情!
苏州博物馆
2020年2月7日
© 2010-2025 苏州博物馆 版权所有 苏ICP备06052086号
明
口径13.3厘米 高10.5厘米
圆口微侈,束颈,鼓腹,下承三锥足。其内部铸阳文“宣德五年春赐户部尚书郭口”款,共四行,每行三字,共计十二字。底款为阳文“宣德年制”四字篆书刻款。皮色生栗壳色。整器形制规整,桥耳圆润适,玉带美形,腹部滚圆。该炉为现存有确切宣德纪年的宣炉。 作为赏赐之物,该炉未有使用痕迹,其内款确为当时所铸,人名年号官职皆符,定非后仿,故而此炉较一般形制之炉倍重,观其皮色内蕴深厚,为鉴定宣炉之标准器。 桥耳之炉形,《宣德彝器图谱》载为御赐国子监使用之物,盖因桥为媒介,而国子监传道授业,是与桥之作用相类,故宣皇以桥耳赐之,同此意也。 郭敦(1370—1431)明朝大臣,山东东昌府区人。《明史》卷一五七载:郭敦,字仲厚,堂邑人。洪武中,以乡举入太学。授户部主事。迁衢州知府,多惠政。后廷臣言敦廉正,召补监察御史。迁河南左参政,调陕西。仁宗即位,以大行丧不斋宿,降太仆卿。旋进户部左侍郎,兼詹事府少詹事。宣德二年进尚书。敦事亲孝,持身廉。同官有为不义者,辄厉色待之,其人悔谢乃已。性好学。公退,手不释卷。六年,卒官,年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