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关于推迟启动2020年度新志愿者招募工作的公告

各位尊敬的观众及市民朋友:

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展,苏州博物馆2020年度新志愿者招募工作将推迟启动,具体启动时间请关注苏州博物馆官网或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通知。

感谢广大观众及市民朋友一直以来对苏博志愿社的关心与支持,苏博志愿社的全体志愿者也将持续提升服务水平,用热情、专业和耐心服务更多苏博观众。

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相信我们定会战胜疫情!

苏州博物馆

2020年2月7日

关闭

-【清】剔红群仙祝寿笔筒-


口径4.8厘米 底径4.4厘米 高9.3厘米

简介

此笔筒以堆漆为表,铅质为胎,四周满雕群仙祝寿的场景。下部作纯阳等八仙鱼贯而列,朝天揖贺,前后鹿鹤相随。上部作西王母御凤翔云,携众仙女飘然欲降,下临受贺,左右幡旗招展。整件作品人物刻画生动细腻,置景紧凑,层次丰富,繁而不乱,刀工爽健,技巧精湛。

-【清】御制咏墨诗集锦墨-


最长12.55厘米 宽8.22厘米 厚1.5厘米

简介

一套九锭集锦墨,有圆形、卵形、八角形、圭形、磬形、正方形、椭圆形、长方形等。墨面四周雕有夔龙、四季花卉、龙凤等纹饰,中部分别阴文隶书填金御制咏墨诗、与茶奚必较新陈、用佐文房孰比伦、历历千言照今古、超超六法显精神、唤卿呼子谓多事、玩日愒时斯枉珍、磨尽思王才八斗、依然研北此龙宾。其中一锭墨背浮雕蝙蝠纹,中部阳文楷书乾隆年制;八锭墨背雕幽林雅居图,内容丰富,布局新颖。制作精良,装饰考究。合装于红铜漆长方匣内,盖面嵌螺钿隶书天章文露。何澄子女捐赠。

-【清】青花博古笔筒-


口径10.1厘米 底径10.2厘米 高12.5厘米

简介

瓷质。圆口,直筒形,平底。外壁周身开光内以青花绘两组博古图,布局疏密得当,纹饰线条流畅,青花发色青翠,寓意典雅,为典型的康熙时期文房佳器。

-【近代】伽楠嵌银丝佛珠-


近代

直径11.5厘米

王季常捐赠

简介

此串香珠是伽楠香中所谓的“虎斑金丝结”,每粒圆中而见方,前后两面一面嵌以镀金银丝编结的圆钉,连缀而成圆形“福”字,另一面以银丝串珠的白珍珠组成的“寿”字,共十八枚。另有两枚,一略大些,其“福”字改由白珍珠串成;一为葫芦形,下串一伽楠香木牌,牌两面浮雕蝙蝠等,中心各嵌由珠、银组成的“福”字。牌下串两长方形伽楠香木牌,牌两面浮雕蝙蝠及如意头,亦饰以银丝及盘丝钉。


-【清】翡翠喜鹊梅花洗-


口径约12厘米 高7.9厘米

简介

翡翠雕成。主体是一朵肥硕盛开的玉兰花。花瓣向外翻卷,底座为盘根纠结的梅枝,并向上面的洗壁仰展,梅蕊绽苞。作者利用翡翠中黄绿的自然俏色,雕四只喜鹊,口沿上两只黄喜鹊,扭身相对,展翅欲飞,另有两翠绿喜鹊栖息于外壁的梅枝上,上下呼应。作品颇有巧思,寓喜上眉梢之意。

-【明】麻酱釉地白花抢珠龙筒炉-


口径13.8厘米底径12.7厘米高12厘米

简介

唇口内凹,深直腹,平底,下接三足,无款。炉身外壁饰以麻酱釉为底色的抢珠龙纹和花草文。 酱釉因以“紫金土”配釉亦称“紫金釉”。它是一种以氧化铁为着色剂的高温釉,釉料中氧化铁和氧化亚铁的含量高达5%以上,其釉色类似芝麻酱色。酱釉瓷早在宋代就多见于北方的许多瓷窑,其中以定窑的“紫定”器最为著名。明代宣德时景德镇官窑出产的酱釉瓷造型规整,色泽温润纯正,釉面肥厚并有橘皮纹。常见器物有撇口碗、撇口盘、收口盘和瓜式执壶等。


-【近代】伽楠手镯-


近代

直径7,5厘米

简介

此镯为一对,内圈金属作围,外包香木伽楠制成。此对镯内圈为镀金银条,两侧缀小花一圈,周密精致,半圆径伽楠香木一条,烘烤压模使之弯曲成圆弧,包嵌镀金银丝盘花攒钉组成的“寿”字及“福”字各四个,间隔停匀。伽楠木呈褐色,至今嗅之犹有余香。


-【清】剔红云蝠缠枝番莲果盒-


直径14.8厘米、通高6.2厘米、底径9.8厘米

简介

盒身圆形,漆色为枣皮红色,一件为葵瓣形,一件为菱花形,直腹宽平沿,平底,圆弧形盖,与盒身内沿相扣。顶部有钮,已失,以回纹作盖的锦地,钮四周饰团花,下面有四蝙蝠与四云头相间,外圈为云头如意纹与缠枝番莲相交,口沿背面针刻菊花,腹部雕刻龟背纹锦地。底髹黑漆,内壁涂金彩。


-【清】狮耳圈足铜炉-


口径12.5厘米、高6.7厘米

简介

观此炉平口外撇,束颈鼓腹,下承矮圈足。炉肩两侧饰双狮耳,狮首威严,凸目宽鼻,额头凸出,鬃毛毕现。底部铸陷地阳文“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字体规整。整器造型古朴典雅,纹饰精工瑰丽,铜色细腻均匀,色泽光润。 狮为百兽之王,宣皇以此炉赐给兵部尚书及大都督等军职人员,故古时武职人员适用此炉,又因文殊菩萨骑狮,亦适宜收此炉供奉。


-【明】牡丹纹剔红圆盒-


高2.9厘米 口径5.8厘米 底径3.4厘米

简介

盒中心盖剔刻盛开的牡丹花,舒展卷曲的枝叶满布全盖,底腹亦刻两组牡丹花,花瓣、花叶生动自然。叶片上的筋脉、花瓣上的纹理纤细入微又清晰可辨。盒外呈枣红色,盒内、底足光素,呈黑色。花纹刀口深达一厘米,在枣红色的断面上露出朱漆达二十五层之多。此器堆漆甚厚,丰腴莹润,古拙可爱。


-【清】鱼耳方形铜炉-


高8.5厘米

简介

口方形,侈口,高颈,腹下略鼓,收底为小方圈足底,双鱼耳。猪肝色。底款为方形阳文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 宣炉的形制,是宣宗谕示礼部及太常寺(宗庙)司礼监诸官,仿造北宋时《考古图》( 1092年)与《宣和博古图录》(1123年)诸书中所绘的铜器以及内库所藏宋代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的瓷器款式之典雅者,写进呈拣选,以便照依原样,勒限铸成。


-【清】海兽双耳鎏金薰炉-


口径长12.8厘米×10.6厘米 高17厘米

简介

该熏炉上繁下简,色泽光润沉郁,予人典雅庄正之感。双兽首衔活环,下承圈足,外底有阳文“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上盖对称镂空高浮雕水波纹、云气纹,造型生动。其间透雕线刻,诸法兼施,作瑞兽翻腾于祥云雾雨之中,时隐时现,扭转盘旋,云雾缭绕。腹部模雕海水海兽图案,尤以海兽钻出漩涡处最为精彩;海水纹颇具流动感,海兽造型雄健,鎏金饱满。圈足下部起立边,上部饰鎏金莲瓣纹。云凤雕刻细致入微,造型腾挪翻转,造型生动。中间立一柱台盖钮,顶有一祥兽昂首坐姿,作吐水状。


-【明】桥形耳三足铜炉-



口径13.3厘米 高10.5厘米

简介

圆口微侈,束颈,鼓腹,下承三锥足。其内部铸阳文“宣德五年春赐户部尚书郭口”款,共四行,每行三字,共计十二字。底款为阳文“宣德年制”四字篆书刻款。皮色生栗壳色。整器形制规整,桥耳圆润适,玉带美形,腹部滚圆。该炉为现存有确切宣德纪年的宣炉。 作为赏赐之物,该炉未有使用痕迹,其内款确为当时所铸,人名年号官职皆符,定非后仿,故而此炉较一般形制之炉倍重,观其皮色内蕴深厚,为鉴定宣炉之标准器。 桥耳之炉形,《宣德彝器图谱》载为御赐国子监使用之物,盖因桥为媒介,而国子监传道授业,是与桥之作用相类,故宣皇以桥耳赐之,同此意也。 郭敦(1370—1431)明朝大臣,山东东昌府区人。《明史》卷一五七载:郭敦,字仲厚,堂邑人。洪武中,以乡举入太学。授户部主事。迁衢州知府,多惠政。后廷臣言敦廉正,召补监察御史。迁河南左参政,调陕西。仁宗即位,以大行丧不斋宿,降太仆卿。旋进户部左侍郎,兼詹事府少詹事。宣德二年进尚书。敦事亲孝,持身廉。同官有为不义者,辄厉色待之,其人悔谢乃已。性好学。公退,手不释卷。六年,卒官,年六十二。


-【清】竹雕西厢人物香筒-


径5.1厘米 高21厘米


简介

香筒直筒形,深腹。上下两端镶红木,上端敞口,下端束腰作底盖,底钻有五孔,成梅花形排列。筒身运用浮雕、镂雕、平刻、阴刻等多种技艺,满饰松柏、假石、人物等。画面以传剧目《西厢记·拷红》为题材:庭院深处松柏树下,一位老妇端坐石栏平台中间,神情严肃,作训斥状。其身后站一侍者,手持长棍。台阶下一青年女子跪于地上,正向老妇诉说。画面真切,把传统剧目的情节描绘得淋漓尽致。


-【清】象牙管微雕笔-


长23.7厘米 直径0.7厘米


简介

笔管以象牙制成,质地坚硬,洁白细腻,挺拔圆润。上半部精雕细刻山水图“并着有赭石、石绿诸色,图上方阴文小楷:数家云住亦山村,活水流来绕橘园。一片板桥南北岸,四时恒似桃花源。冬花庵句。临溪知有高人住,林木萧疏屋数间。丙戌仲秋中浣于羊石怡然堂之怡然精舍,冯公侠画并刊。每字细若蝇须,笔法精到。笋尖式紫羊兼毫,配有象牙笔套,做工精细,与笔管相套丝丝入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