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关于推迟启动2020年度新志愿者招募工作的公告

各位尊敬的观众及市民朋友:

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展,苏州博物馆2020年度新志愿者招募工作将推迟启动,具体启动时间请关注苏州博物馆官网或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通知。

感谢广大观众及市民朋友一直以来对苏博志愿社的关心与支持,苏博志愿社的全体志愿者也将持续提升服务水平,用热情、专业和耐心服务更多苏博观众。

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相信我们定会战胜疫情!

苏州博物馆

2020年2月7日

关闭

-【清】清朝初期棕晶琢太少狮摆件-


高9.5厘米

简介

水晶质,透明呈茶褐色,晶体内有猪鬃般花纹。全器雕琢成“太师少师”图意。大狮取伏姿,一前爪紧抓绣球,戏于头下,绣球之彩带飘伏于狮身下。二只小狮一左一右伏于大狮身背处,三狮全身毛发顺势向脊背两侧整齐散开,大狮背部刻圆形图案,由颈至尾成弧形排列作狮背脊,尾上翘贴于臀部,尾端毛发作八字散开,小狮背脊阳刻曲线一条。此水晶又称发晶,颇为明贵,且造型精美,雕刻技艺精湛,为水晶雕之精品。

-【清乾隆】清乾隆时期碧玉西番琢菊花瓣盘-


清乾隆

口径20.1厘米、高4厘米


简介

玉料呈碧绿色。圆形,侈口,菊瓣形圈足,通体如一朵盛开的菊花。盘壁较薄,厚度均匀,雕琢工艺精细,代表了乾隆时期制作薄胎玉器的最高水平。


-【明】明嵌螺甸人物漆碗-


口径10.5厘米、底径5.1厘米、高5厘米


简介

此碗,敞口,深腹,圈足,黑漆地。上嵌螺钿,描绘山水人物,画面中人物、草木、轩榭、山石均用各色螺钿镶嵌,打磨精细,色彩斑斓。

“螺钿”,就是指用螺壳、贝壳等加工成薄片,刻划并拼组成花草、人物、鸟兽等纹样,镶嵌于漆、木等器物表面的装饰技法。然后将其嵌入预先雕成的凹形图案内,再髹上一层光漆,之后磨平抛光使其露出钿片,就制成了色彩艳丽的嵌螺钿器物了。


-【清】蝉形玉含-


长4.6厘米


简介

造型略扁,头呈弧形,凸眼,背部刻划双翼。上腹部有两条交叉的孤线,表示蝉的鸣腔,下腹部以孤形横线表示蝉的腹节。造型准确,纹饰简洁,线条凝练挺拔,走刀处见棱见锋,表现出匠师高超的造型能力,显示了“汉八刀”的底蕴。

-【清】碧玉双耳环八棱番莲大洗-


长43厘米、宽29.3厘米、高8.4厘米


简介

大洗用优质菠菜绿碧玉雕琢而成,八边形。整器壁薄、均匀明净,光滑鉴影,具有较高的透明度,抛光技艺精湛,制作工整。

-【明】明犀角花瓣形杯-


简介

-【清】清代白玉素琢海棠式长形盆-


长15.2厘米、宽7.7厘米、高2厘米


简介

此盆为白玉质,是以四瓣海棠花为造型雕刻而成,表面光泽极强,胎质打磨细腻,无款识。此盒雕琢简洁,可于掌中把玩,小巧而雅致,玉质清透。

海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坚贞不屈和高洁的品德。此盒不仅是一件精美的玉器,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美学的结晶,其独特的造型,精湛的工艺以及深厚的文化寓意,成为研究清代玉器艺术的重要文物。


-【明】明代白玉仿古琢拱璧形长方珮-


长7.9厘米、宽4.5厘米


简介

白玉质,经打磨加工后呈“凸”字状。玉佩正反两面雕琢纹饰一致,中为仿古玉璧状,谷纹。上下镂雕对称如意孔各一个,孔两侧饰变形凤凰纹,羽毛似变形饕餮纹。


-【清】清代白寿山石平地雕刻松鹤章-


简介

印章用材为白寿山石,边款“白石”,底款“从容中道”。

-【清】清代高翔刻二字白文印面“蝉巢”青田石章-


简介

印章用材为青田石,边款“西唐汉法印”,底款“蝉巢”。

-【清】清双凤玉珮-


长7厘米、宽4.7厘米


简介

玉牌作花瓶形,边缘有如意和卷草纹装饰,双面雕刻。一面雕两只凤凰相对,凤冠长披,尾高翘。底部雕荷花纹饰为点缀。另一面中间刻圆形篆体寿字,上下刻两只对称而有变化的蝙蝠,眼睛圆瞪,展翅扑向寿字。


-【清】黄寿山石刻亭石白文印面“伯恐”扁方章-



简介

印章用材为黄寿山石,边款“道光七年秋仲叔蓋奏刀”,底款“伯恐”。

-【清】碧玉蟾-


长49厘米 宽28高13.8 厘米


简介

这只碧玉蟾于20世纪50年代被征集到苏州博物馆。此前,它被供奉在苏州玉业公所——周王庙内,每年出会时,还得抬着它云游苏州的大街小巷。此蟾用重达25.5千克的整块天然碧玉,经苏州能工巧匠精心雕琢而成,生动逼真,极富艺术效果和审美意境,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

-【清】清代六面方田黄石章-


长1.9厘米、宽2.1厘米、高4.8厘米

简介

此章为素章,质地纯净、色泽鲜艳、重量较大。

田黄石仅产于福州市寿山乡寿山溪两旁的水田中,全球仅此一处产地,且资源已经接近枯竭。

自明清以来就被印人视为“印石之王”。许多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竞相收集田黄石。清初时期皇帝祭天,神案上都少不了一方上品田黄石,因此一直盛名不衰。


-【清】翡翠翎管-


直径1.7、高3.8厘米


简介

翎管质地为翡翠,颜色绿白相间。呈圆柱体,一端中间有镂空,插翎子用;一端扁圆两侧起肩,中间凸出处打一小孔,是系绳之用。

翎管是清代官员戴翎之制,插翎用,一般用白玉和翡翠。翎子分花翎、蓝翎、染蓝翎、花翎为贵,花翎即孔雀翎,又分为单眼、双眼、三眼,三眼为最贵。

翡翠即硬玉,是辉石中的一种,硬度6.5~7。一般为翡翠,多绿色,也有淡黄绿色或黑色、白色,有玻璃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