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关于推迟启动2020年度新志愿者招募工作的公告

各位尊敬的观众及市民朋友:

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展,苏州博物馆2020年度新志愿者招募工作将推迟启动,具体启动时间请关注苏州博物馆官网或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通知。

感谢广大观众及市民朋友一直以来对苏博志愿社的关心与支持,苏博志愿社的全体志愿者也将持续提升服务水平,用热情、专业和耐心服务更多苏博观众。

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相信我们定会战胜疫情!

苏州博物馆

2020年2月7日

关闭

-【清】彭年款紫砂笔筒-


高8.2cm,长8cm,宽6.1cm

简介

树根形笔筒。紫红色砂泥。器身刻有"轻烟佳月夕阳微雪 乙末夏日 少云制"。器底篆书"彭年"阳文款。



-【清】紫砂干果洗-


高3.7厘米 长9.9厘米 宽8.3厘米

简介

乾果杯实为象生器。是用含有白色细砂的棕色泥塑半爿栗壳型杯,下在浅棕色的板栗蒂疤处,用黄泥塑胡桃一只,旁附白色泥作的西瓜子一粒;在杯底胡桃,瓜子的左上方,有用棕色泥塑的乌菱一只及白色泥作的花生果一颗,右上方有用深紫泥塑的荔枝及白泥塑的白果各一粒,作杯的支衬足及把柄。通过敏锐的艺术观察力和精湛的制作,形象生动,色彩精巧逼真且楚楚有致。


-【明】德化窑白瓷凸花高足簋-


高9.9厘米 口径14厘米 底径10.9厘米


简介

簋式炉造型,敞口,平口沿,短束颈,扁鼓腹,胫部折收,外撇圈足,平底。足端露胎,胎质润白如玉。内外施白釉,釉质肥厚滋润如凝脂,似象牙白。颈部饰凸花一周,颈腹部饰双瑞兽耳,圈足外侧饰回纹二周。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诏令“凡祭器皆用瓷”,从而仿青铜造型的瓷制簋、斝、爵、觚、香炉等陈设供器也被当作贡品,在宗庙社坛,敕封寺观以及陵墓中出现。


-【清 顺治】青花天女散花碗-


清 顺治(1644-1661)

高7.2cm,口径12.9cm,底径6cm

简介

器形规整,撇口,深腹,腹微收,圈足。器足高深,足边修正圆滑齐整。胎体细腻,釉色白中闪青,青花色泽淡雅,呈色稳定。整器构图严谨,以线条纤细的淡描技法来装饰器物的内外壁。器内壁中心青花双圈内绘婴戏图。器外壁绘有两组带有浓厚唐朝风韵的天女散花纹饰,人物生动逼真,衣纹动感飘逸。底书"大清顺治年制"青花双圈六字二行楷书款。


-【明 万历】青花海水云龙纹高足杯-


明 万历

高8.8厘米 口径10.1厘米 底径4.6厘米


简介

足形为平底高足,釉面平整,乳白莹润,青花发色蓝中泛紫,杯外壁饰两条云龙,其中一条为仰首向前追赶,另一条为回首嬉耍,在天空中穿云追逐,腹部为海水山石,杯把饰十五朵云纹。在杯中心有 “大明万历年制” 双圈六字楷书青花款。


-【明 正德】黄地绿龙盘-


明 正德(1506-1521)

高3.9厘米 口径18.6厘米 足径12.9厘米


简介

此盘胎质细致,胎体厚薄均匀,口微敛,浅弧腹,矮圈足,底微塌。绿彩柔和,黄彩娇嫩,圈足釉底内有青花“正德年制”四字二行双圈楷书款。黄地绿彩,始创于永乐期,是皇家控制最严格的一种釉色,明清两代黄釉器只有皇家才能使用,有严格的等级差异。

-【清 雍正】青花釉里红桃子天球大瓶-


清 雍正(1723-1735)

高55.6厘米 口径12.9厘米 底径17.8厘米 腹径38厘米


简介

此器口微撇,长颈,假圈足,腹部丰满浑圆,似天体中的星球,故名“天球瓶”。整器比例合度,假圈足处理光滑,画面以青花绘桃树,桃叶,勾勒花、桃,釉里红色作花蕊、花瓣之色,大小寿桃九只。釉里红的烧造技术高超,釉厚处呈微黄绿色,显出了寿桃的成熟感。


-【清 雍正】 斗彩牡丹蝴蝶纹盘-


清 雍正(1723-1735)

高4.5厘米 口径21.2厘米 底径13.6厘米


简介

胎质坚致细白,为直口,圆腹,墩式盘。直圈足,修治规正,圆滑成泥鳅、蚯蚓背。通体施透明釉,釉洁白滋润带微青。器物口沿内外均有一青花蓝圈,器心双蓝圈内用青翠色调的青花绘画湖石,并双勾牡丹的枝、叶、花及两只翩翩的蝴蝶轮廓,再在青花轮廓内填以薄而淡雅的红、黄、赭、绿色作花、蝶、枝叶的色彩。器外壁以同一方式绘湖石、花草、芙蓉、蝴蝶等。以蓝弦装饰圈足,并在施白釉的器底双蓝圈内书写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民国】居仁堂粉彩梅鹊纹碗-


民国(1916)

简介

粉彩瓷创烧于康熙朝晚期,制作工艺是在素瓷上勾勒图案,在需要晕染的地方用玻璃白粉打底,施彩后用笔将颜色染开,使之呈现阴阳浓淡的立体感,极具装饰效果。

这对瓷碗是袁世凯的第十三个女儿袁经祯捐赠的,器物胎质精白如雪,彩质纯净,碗壁内外画有粉彩梅鹊图。图案绘工精细,特别是白梅、红梅、绿叶均以渲染表现出浓淡明暗的层次,极富立体感。同雍乾官窑粉彩瓷器毫不逊色。圈足内有“居仁堂制”四字楷书款,居仁堂是当时军阀袁世凯在中南海的寓所,原名海晏堂。真正的洪宪瓷器非常少见,因而苏州博物馆收藏的这两件器物更显弥足珍贵。


-【明】广窑褐彩魁星像-


明(1368-1644)

高23厘米 口径10.3厘米 底径5.2厘米


简介

胎质坚致,色白微灰,通体施釉,但不到底,釉为乳浊釉,聚厚处呈乳白色,薄处呈透明色,在人物的发髻、眉毛、眼睛、项圈、手镯、脚镯、衣褶边缘及帛带处着褐彩。整个塑像比例协调,生动的描绘了“鬼举足而起其斗”之魁星状。“魁星”是我国古代神话中“奎星”的俗称,又称“文曲星”,是主宰文章兴衰的神。


-【清】粉青釉反口石榴尊-


清雍正

高16.2cm,口径6.9cm


简介

五瓣石榴形,花瓣形唇口外翻,短束颈,腹部浑圆,平底。通体施粉青釉,釉色滋润柔和,匀净淡雅,釉面质感强烈,光洁明亮。底书"大清雍正年制" 青花六字三行篆书款。整器造型端庄,线条饱满流畅,古朴典雅,为不可多得的佳品。


-【明 宣德】青花折枝花果大盘-


明 宣德

高5厘米 口径29.9厘米 底径20.3厘米


简介

胎质细腻,器形规整,侈口、浅弧腹、圈足,沙底。青花色泽纯蓝,没有黑色锈斑,为国产含锰较高的钴土矿青料烧造。盘内壁绘青花折枝仙桃、荔枝、樱桃、柿子,盘中心纹饰为千叶榴花。外壁口沿处有青花匾额式款“大明宣德年制”,腹部四周为折枝番莲四组。底足露胎处火石红明显。


-【清】清乾隆粉彩斋戒牌-


清 乾隆

纵6.6cm,横4.4cm,厚0.8cm

简介

“斋戒”二字,后有满文。

-【明 万历】抹红海水飞兽纹高足杯-


明 万历

高8.9 厘米 口径9.7 厘米 底径4.8厘米


简介

平底高圈足,釉面平整,乳白莹润,青花发色呈中微泛紫,杯外壁饰红彩海水,间以青花苍龙及麒麟、海马、飞象、狮子、瑞鹿、鸾雀、鲤鱼等,杯把为红彩海水山石,白色杯心为青花双圈“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楷书款。


-【清】洒蓝釉反口石榴尊-


简介

胎质坚致细白。石榴形,五瓣花口外撇,束颈,圆肩,圆腹,卧底假圈足。通体采用钴彩料为着色剂,釉面花纹犹如洒落的蓝色的水滴,故称“洒蓝”,又名“雪花蓝”、“青金蓝”。由于洒落的钴料深浅不一,釉色形成了青、蓝、白错落有致的斑点,似青蓝中飘洒点点雪片,颇为可爱,并富有动感。外底书“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六字三行篆书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