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尊敬的观众及市民朋友:
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展,苏州博物馆2020年度新志愿者招募工作将推迟启动,具体启动时间请关注苏州博物馆官网或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通知。
感谢广大观众及市民朋友一直以来对苏博志愿社的关心与支持,苏博志愿社的全体志愿者也将持续提升服务水平,用热情、专业和耐心服务更多苏博观众。
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相信我们定会战胜疫情!
苏州博物馆
2020年2月7日
【明 正德】黄釉盘
【清 康熙】米黄地五彩八骏图碗
【宋】钧窑板沿盘
【明 万历】五彩人物纹盘
【明 嘉靖】青花如意云纹盘
【清 康熙】五彩仕女盘
【清 康熙】五彩花篮纹菊瓣盘
【明 弘治】素白暗花螭虎龙暗款碗
【明 永乐】甜白扁腹绶带葫芦瓶
【明 弘治】黄釉盘
【明】龙泉窑暗花莱菔尊
【清 康熙】釉里红摇铃尊
【清 雍正】斗彩人物纹盘
【清 康熙】青花人物纹笔筒
【明 嘉靖】青花寿桃云龙纹碗
© 2010-2025 苏州博物馆 版权所有 苏ICP备06052086号
明 正德(1506-1521)
高4.3厘米 口径20.6厘米 足径12.1厘米
胎质细白,撇口,斜壁,弧腹,里直外敛式大圈足,底下塌。器里外施黄釉,黄色娇嫩,色调比弘治时深,底施透明釉,釉色白中呈微青。瓷器上纯正的黄色,始自明宣德年间,明中期成化.弘治年间的黄釉达到了历史上最高水平。
清 康熙
高8.8厘米 口径20.2厘米 底径9.6厘米
胎骨坚致洁白,敞口,弧腹,圈足。内壁及足内均施白釉,釉色莹润,外壁釉色釉匀净温润如粟米,故称米黄釉。主题纹饰为柳下八骏图,柳树迎风飘拂,枝叶描绘精细逼真,山石层次感强烈,八匹骏马姿态各异,或立或卧,或相互偎依,肤色的深浅过渡自然柔和。
宋
高3.4厘米 口径18厘米 底径7.7厘米
敞口、平板沿、折边、浅腹、矮圈足。器物内外施天蓝釉,釉色温润浑厚,釉面有开片纹。盘心有紫红晕斑,彩斑色彩斑斓,流淌自然,变化万千。盘口釉薄显现胎色,圈足涂有芝麻酱色护胎薄汁,足内有釉。钧窑属北方青瓷系统,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与汝、官、哥、定窑齐名。钧瓷釉色有一种幽雅的蓝色乳光,其色调之美,妙不可言,由于釉色的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无数颜色不一、形状各异的窑变,是构成钧瓷区别于其它青瓷的一个特色。
明 万历
高3.1厘米 口径19厘米 底径13.2厘米
胎质细腻光滑,敞口,弧腹,圈足。通体施白釉,釉质匀净肥润,足脊露胎。盘内沿边以青花和五彩绘葫芦纹,盘心绘山石人物花草,外壁饰八宝纹,足端饰一圈云纹。底书 “大明万历年制” 青花双圈六字二行楷书款。
明 嘉靖
高3.4厘米 口径14.9厘米 底径8.5厘米
胎体坚致细密,撇口,折腰,圈足。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微闪青,釉面莹润光亮。盘心青花双圈内绘环形如意头纹,口沿内外绘二道青花弦纹一周。盘外壁饰青花祥云纹,规则的分布于器壁上。青花发色纯正,纹饰自然流畅,绘工精细。底书“大明嘉靖年制”青花双方框六字二行楷书款。
高5厘米 口径20.3厘米 底径8.2厘米
胎质洁白细腻,整器型制规整,侈口,弧腹,圈足。口沿施酱釉,余施白釉,釉色微泛青,釉面莹泽滋润。盘内壁用五彩绘庭院仕女图。山石花卉间,画有两女子站于杨柳下,似在赏花,女子面廓勾勒流畅,形体比例协调。用色鲜艳,构图饱满,疏密有致,画笔工细严谨,并附有诗文:“金莲蹴损牡丹芽,玉簪抓住荼縻架。”
高3.5厘米 口径21.5厘米 底径11.9厘米
胎质洁白细腻,器身呈菊瓣式,敞口,浅弧腹,圈足。通体施白釉,釉色莹润,微闪青色。盘心五彩绘花篮图,花篮内满插各式花卉,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笔法流畅。画面纹饰均以墨线勾廓,再分别填以红、黄、绿、褐等彩料,画面富丽堂皇,色彩鲜艳明快,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花篮图始创于明代宣德,流行于嘉靖、万历,盛名于清代康熙,以民窑多见,在烧好的白瓷上用红、绿、紫、黄色等色彩绘,再经低温烘烤而成。
明 弘治
口径10.7厘米 底径4厘米 高5.9厘米
整体敦厚古拙,侈口、深腹、内外壁均为白素,圈足为外敛内直式。胎和釉质均薄,白润如玉,碗心内划有图形螭虎龙及暗花。底内刻有暗款“弘治年制”四字。
明 永乐
高29.1厘米 口径3.4厘米 足径6.5×5厘米
胎质洁白,细长葫芦形口,扁圆腹,亦称扁壶。底足较小,颈腹间附有对称弧形绶带耳。腹部上下接痕迹明显。通体内外施透明釉,釉面肥厚莹润,聚釉处闪烁灰青的光泽。甜白是明永乐朝景德镇官窑所创制的半脱胎白瓷,胎薄釉莹,有甜净之意,故称“甜白”。“甜白”也称“填白”,是指在此白瓷上,可填彩绘。明代宣德、成化、弘治、正德及嘉靖、万历时都曾烧制相类的白瓷,但均无法与永乐甜白媲美。
高4.5厘米 口径22.5厘米 底径13.1厘米
胎质洁白细腻,敞口、浅腹、圈足。黄色釉面肥腴滋润,呈色娇嫩清亮。低温黄釉瓷创烧于明初景德镇御窑厂,传世品罕见。因当时以浇釉法施釉,故有“浇黄”之称,又因呈色娇嫩而有“娇黄”的美誉。底书“大明弘治年制”青花双圈六字二行楷书款。
明
高34.9厘米 口径7.1厘米 底径10.2厘米
整器胎体厚重,瓶体修长,椭圆形瓶身,形若莱菔,即萝卜,俗称“萝卜尊”。唇口,短直颈,溜肩,长腹下敛,圈足,足端露胎。通体施青釉,釉层薄而透明,光泽度较强,釉面开片。外壁中腹刻有缠枝牡丹花纹饰,图案构图疏密得体,枝条花叶互相缠绕,线条活泼流畅,刻工精细。胫部饰菊瓣纹。
高17.9厘米 口径3.9厘米 底径10.4厘米
唇口,长直颈,溜肩,圈足。胎质洁白细腻,釉色白中微闪青,莹润光亮。器物的主题纹饰为二组对称的釉里红夔凤纹,凤凰的眼睛以青花点睛,形象生动。釉里红发色鲜亮艳丽,风格简洁素雅。底书“大清康熙年制”青花六字三行楷书款。此尊造型优美,红白对比,雅静宜人。整体呈摇玲形,故称“摇玲尊”,为康熙时期典型器物。
清 雍正
高4.9厘米 口径15.2厘米 底径8.6厘米
胎质细密洁白,口外撇、浅腹、圈足。胎体厚薄均匀,通体施白釉,釉面莹润光亮。盘外壁绘三组折枝桃果,盘内口沿处绘五蝠祥云一周,盘心青花双圈内绘一人身穿绿衣,骑坐于梅花鹿上,手握灵芝,回首后视,一红衣孩儿紧跟其后,周围辅以蝙蝠、祥云、灵芝、仙草等纹饰。人物刻画生动细腻,线条流畅。底书“大清雍正年製”青花双圈六字三行楷书款。
清 康熈(1662-1723)
高13.4厘米 口径10.7厘米 底径8.2厘米
瓷质细白如雪,口足略外撇,束腰式。口面平齐开有小沟槽,壁面内收,下渐大,底足为二层台式圈足。釉色莹润光亮,里外施透明釉,底部釉面有极细缩釉点,像针鼻眼。壁面用云南珠明料绘湖石、芭蕉、庭院、人物,组成的“加官进爵”的场面。青花发色青翠明快,艳丽洁亮,层次分明。器物除二层台式圈足外,并有青花六字二行双圈楷书“大明成化年制”的伪托款。
高9.5厘米 口径16.9厘米 底径7.4厘米
胎体坚致厚重,敞口,深腹,圈足。通体施白釉,釉面肥润亮泽。口沿内外及近足处绘二道青花弦纹一周,碗心青花双圈内绘五爪云龙纹,碗外壁以青花缠枝莲托寿桃纹装饰,和一带圆圈的“寿”字。青花发色浓重艳丽,纹饰古朴雅致,画工随意洒脱,气势粗犷飘逸。外底署“大明嘉靖年製”六字二行青花楷书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