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尊敬的观众及市民朋友:
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展,苏州博物馆2020年度新志愿者招募工作将推迟启动,具体启动时间请关注苏州博物馆官网或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通知。
感谢广大观众及市民朋友一直以来对苏博志愿社的关心与支持,苏博志愿社的全体志愿者也将持续提升服务水平,用热情、专业和耐心服务更多苏博观众。
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相信我们定会战胜疫情!
苏州博物馆
2020年2月7日
【宋】定窑刻花海水纹瓷枕
【清 雍正】青花山水人物纹提梁壶
【明 嘉靖】青花缠枝花卉八卦八棱盘
【元】龙泉窑缠枝菊纹罐
【清 雍正】青花云纹花口盘
【清 康熙】青花山水人物纹筒瓶
【清 康熙】孔雀绿釉缸
【元】龙泉窑坐像人物水注
【宋】影青印花双凤纹圆盒
【清 康熙】虎皮三彩盘
【清 康熙】青花五彩海水龙盘
【宋】影青印花折枝花圆盒
【明 嘉靖】青花云纹三足炉
【宋】耀州窑刻花莲纹碗
【清 雍正】青花缠枝花卉大碗
© 2010-2025 苏州博物馆 版权所有 苏ICP备06052086号
宋
高12.3厘米
质地洁白,腰圆形,枕面呈圆弧形,前低后高。通体施釉,釉层均匀。枕面外周以弧线勾勒数周,枕面中心刻海水纹,海水波涛汹涌,刀法细腻,线条流畅,形象生动。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是继邢窑之后著名的白瓷窑场,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及东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带,这里唐宋属定州,故名。在五大名窑之中,定窑产品以丰富多彩的装饰花纹取胜,主要装饰手法有印花、刻花、划花和剔花。
清 雍正
高15.6厘米 口径4.2厘米 足径8.9厘米
提梁式,直腹,一侧有曲流,盖面内凹,镶入式,底亦内凹呈卧足。通体施白釉,釉色匀净润泽。腹部以青花绘一小船穿行于江河之中,一人在船尾驾船,船中央三个文人雅士坐于高高撑起的船篷之下,人物表情自然潇洒,周围辅以山石树木。底书“雍正年制”青花四字二行楷书款。
明 嘉靖
高3厘米 口径12.7厘米 底径6.8厘米
胎质紧密坚致,盘口呈八边形,斜腹,圈足。通体施白釉,釉色莹润亮泽。盘心青花八边形框内绘云纹,框外绘缠枝花卉纹。盘外壁青花绘云纹和道教传统纹饰八卦。青花发色浓重艳丽,纹饰古朴典雅。底书“长命富贵”青花双圈四字二行楷书款。
元
高22.3厘米 口径24.7厘米 底径18厘米
胎体厚重,胎质坚致细润,直口,上腹圆鼓,下腹至胫部内收,口部和足端露胎。内外施青釉,釉面肥厚润泽。腹部暗刻缠枝菊花纹,刻工精细,线条流畅,刀法精湛。胫部刻饰仰莲瓣,丰满挺拔。此罐原配有荷叶形盖,现已缺失,习称荷叶盖罐,为元代龙泉窑罐类器中的典型器物。
高3.7厘米 口径15.4厘米 底径8.8厘米
胎体坚致洁白,花口,浅腹、圈足。足端露胎,通体施白釉,釉色微闪青,釉面匀净亮泽。盘内壁光素无纹,盘外壁以青花云纹装饰,云纹潇洒飘逸,纹饰分布稀疏明朗,错落有序。整器造型规整,青花发色纯正,绘工精致细腻。底书“大清雍正年製” 青花双圈六字三行楷书款。
清 康熙
高43.2厘米 口径12.5厘米 底径12.3厘米
此器胎质坚细洁白,撇口,短束颈,溜肩,长筒腹,平底。釉色莹润,底无釉,露坚实的沙底,底中部有脐釉和细密的旋坯纹。通体以青花为饰,颈部绘折枝花卉,器腹绘青花山水人物。
高14厘米 口径20.8厘米 底径10.7厘米
胎体坚致细腻,唇口,短直颈,弧腹,卧足。内底施白釉,器内外壁满施孔雀绿釉,釉面满布细小开片纹,釉色绿中透蓝,釉质十分莹润。孔雀绿釉是一种以铜为呈色剂、以硝酸钾为主要助熔剂的中温颜色釉,因其呈色翠绿明丽似孔雀羽毛而得名。孔雀绿釉是低温釉,需二次烧成,先烧成涩胎瓷,然后施孔雀绿釉,最后入低温炉烘烤而成。《饮流斋说瓷》中评价:“各种青绿,深色诸绿以孔雀绿为最可爱葱翠夺目,制亦近罕。”
元(1280—1368)
高7.9厘米 纵3.2厘米 宽5.5厘米
此水注胎质白中带灰,细嫩,注身为头裹幞头、身穿曲领衫、腰服玉带、手的坐相唐宋职官之状。腰右侧斜升一柱为壶的流,左肩后背有一个直径0.5厘米的小孔以作灌水、出水的回气孔。通体施青绿色釉,施釉不到底,胎釉交界处有窑红。龙泉窑是宋、元时期南方青瓷窑系,当地曾隶属处州,又被称作“处州窑”。
高4.5厘米 口径8.6厘米
胎体较薄,胎质洁白细腻。盒圆形,子母口扣合,呈扁鼓形。盒盖和盒身均施青白釉,盒底不施釉,釉色白中闪青灰。盒盖上以印花双凤纹装饰,线条自然流畅,双凤作展翅飞翔状,栩栩如生。影青瓷也叫映青瓷,其前身是青白瓷被称作“色白花青”的影青瓷是北宋中期景德镇所独创,其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青中带白、白中闪青。影青瓷纹饰主要是刻花、划花、印花,还有少量的堆塑花纹,器物造型多承袭晚唐、五代遗风。
高4.4厘米 口径16.8厘米 底径10.3厘米
胎体坚致,器型规整,敞口,弧腹,圈足。釉质肥润,盘内外通体施虎皮三彩釉。虎皮三彩釉是清代康熙时期素三彩品种之一,以黄、绿、紫三色彩釉在器物上相互交融,晕染成不规则的斑块,因酷似虎皮,俗称“虎皮斑”、“虎皮三彩”。此件虎皮三彩盘施彩均匀,赭、绿、黄、白色相间,釉彩古朴典雅。
高4厘米 口径21.3厘米 底径12.5厘米
敞口,浅弧腹,大平底,矮圈足。胎体坚致细白,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闪青。整器以海水云龙纹装饰,纹饰古朴大气,构图严谨,绘工精细。器外壁用釉下青花绘云纹,釉上抹红绘龙,并用黑彩点睛。器内壁绘五爪龙穿行于云海之间,龙姿威猛,龙嘴微张,犄角后掠。底书“大清康熙年制”青花双圈六字二行楷书款。
高3.4 厘米 口径5.4 厘米 底径5.2厘米
瓷胎较薄,呈白色,印花菊瓣式圆盒,鼓腹,子母口,盒盖和盒身均施青白釉,盒底不施釉,釉色不匀,凸处呈白色,凹处呈淡青色,盒盖上饰折枝牡丹花,为印花,阳纹,印痕较深。
高7.7厘米 口径9.5厘米 底径8厘米
胎质坚致细腻,直筒形香炉,有三足,唇口直壁,中心团脐和器内壁不施釉,余施白釉,外底露胎。釉色白中泛青,釉面匀净滋润。外壁以青花装饰,口沿处绘花瓣形边饰一周,腹部绘青花留白如意云纹,周围间以朵朵卷云,蓝白相间,尤如蓝天白云,富有层次感。整器形制规整,青花发色纯正,画工自然流畅。
高8厘米 口径20厘米 底径6.1厘米
胎体厚重,质地坚致,敞口,卷沿,弧壁深腹,腹下渐收,小圈足。除圈足外通体施青釉,釉面开片,釉色青中泛黄,釉下有刻花装饰,内容为莲纹。刀法犀利流畅,具有较强的立体感。
高13厘米 口径26厘米 底径11.3厘米
胎体洁白致密,撇口,深腹,胫部弧收,粗矮圈足,足端露胎,削修圆浑,呈泥鳅背。通体施白釉,釉面光洁莹润。碗里素白,外壁饰青花缠枝花卉,青花色泽纯正,色彩柔和悦目,清新淡雅。底书“大清雍正年制” 青花双圈六字二行楷书款。整器制作规整,形制大气,显得饱满浑圆,端庄大方,当为清雍正朝佳器。